第一百八十九章 失踪宫女

素衣凝香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霸道王爷俏女官最新章节!

    太子东方平的丧仪已到了尾声,只等良辰吉时将棺木抬入陵寝,在这之前,每日都会安排皇子、质子或王公贵族守灵。短短几日时间,宣远帝便老了许多岁,头上增添了无数白发,眉宇间尽是难以掩饰的憔悴。东方平是最被寄予厚望的嫡子,他的品行在朝堂上无人不称赞有加,宣远帝一直将他视为王位继承人,可没想到最终却变成白头发人送黑发人。

    他下令举国哀丧,并追封为靖德皇太子,一切皆按帝王级下葬,但这远远不能减轻宣远帝心头的哀痛,连这几日送过来的奏折他都无心批阅。在御阳殿内侍候的宫人们大气都不敢出,性怕会祸及自身,殿门就在这时被小心翼翼打七,李自忠轻手轻脚走进来,俯地跪下,犹豫地唤道:“陛下……”

    “有何事禀报?”宣远帝靠在椅子上,疲倦地问。

    李自忠神情悲切地说道:“启禀陛下,永宁宫来报,太子侧妃万芷蓉悬梁自尽,随太子殿下去了!”

    宣远帝一惊,坐直身体问:“何时发生的事?”

    “就在昨夜。近身侍候的宫女发现送进去的早膳没有动,殿里也没有蓉妃娘娘的身影,着急得四下寻找,才在太子殿下的寝宫里发现蓉妃娘娘悬在梁山,身子都已经凉透了。”李自忠垂眉说道,声音里带着哽咽。

    宣远帝愣了许久才回过神,不禁长叹一声。

    对于这位侧妃,他印像并不深刻,一来家世算不得显赫,二来大婚多年未有所出,偶尔在家宴上得见,只记得是个柔顺乖巧的闺秀,却未想到她竟对太子用情如此之深,甘愿以死追随。宣远帝心中浮起几分怜悯之情,说道:“传朕旨意,太子侧妃万氏淑德彰闻,恭谨性顺,特追封为温慧太子妃,于太子陵内造墓室一座,陪葬左右。”

    “奴才遵旨!”李自忠高声应道。

    “这万家能教出这般忠贞的女儿,也是件难得的事。朕念他们有丧女之痛,许他们进宫为万氏操作身后之事。”宣远帝又道。

    李自忠面露感激之色:“皇上仁厚宽德,奴才先替万大人叩谢皇上隆恩!”

    宣远帝摆了摆手:“去吧。”

    李自忠躬身退出去,殿外艳阳高照,却还是难以驱散空气里的沉重。守门的是他最近刚收的徒弟丁小善,才十六岁,生得很是机灵,李自忠看他还有几分眼力见,再加上自己年岁渐高,也想将来有个保障,便就收了他这个门生。丁小善惯会察言观色,见李自忠神情凝重,凑上来小声地问:“师傅,陛下还是那样吗?”

    “哪能这么快过去啊!瞧陛下这几日茶饭不思,我这心里头也怪难受的。”李自忠到底是跟在宣远帝身边几十年的人,这担忧倒是发自内心的,“陛下以前最愿意听冯昭仪说话,倘若冯昭仪在世,或许还能劝一劝陛下。”

    丁小善左右望了一眼,神秘兮兮地问:“师傅,我听说这冯昭仪的死跟太子殿下有关,是不是真的?”

    “瞎说什么!”李自忠朝他脑门就是一巴掌,“你脖子上这颗脑袋还想不想要了?这话要是让别人听见,就算你有九条命,也得死得干干净净!”

    “我也就是当着师傅您的面才敢问一问,要是有外人在,便是再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啊!”丁小善嘿嘿笑了两声,讨好地说。

    “我这会要去永宁宫传旨,你给我警醒着点,好生在这儿看着,可别在这节骨眼上出岔子!”李自忠厉声说道。丁小善忙应下,恭恭敬敬目送他离去,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见御前侍卫统领高青急步走来,问道:“丁公公,陛下可在殿里?”

    “陛下正在里头批阅奏折,高大人有事?”丁小善来御前侍候也才短短几个月,就已经把宣远帝跟前的红人跟亲信全摸了个遍,这高青就是其中之一,他自然不敢怠慢。

    高青神情迫切道:“正是,烦请丁公公代为通传一声。”

    “高大人先在此稍等一会,奴才这便去向陛下通传。”丁小善行了个半礼,推开殿门走进去。高青在殿门外来回踱步,难掩脸上的焦急之色,过了片刻,丁小善从殿内走出,说道:“陛下有旨,高大人快请进去吧。”

    高青道过谢,快步走进御阳殿,向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宣远帝跪地行礼:“臣高青叩见陛下!”

    “朕让你查的事查得怎么样?”宣远帝开门见山的问。自那日从永宁宫掌事女官敏如口中得知,东方平病殁当夜近身侍候的宫女雁珍失踪之事,宣远帝龙颜大怒,着亲信高青亲自去调查雁珍的下落,若有任何人阻拦刁难,便以抗旨不遵之论处!

    高青今日正是为了此事而来,他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已经在冷宫中找到宫女雁珍。”

    “冷宫?她如何会在冷宫?”宣远帝讶异问。

    “臣等寻到她时,她已神智不清,满口胡言乱语。”高青说道,“臣多次审问于她,她也只叫着说在冷宫里看见了……看见了……”

    “有话尽管说来,朕恕你无罪!”宣远帝迫切地问。

    高青这才鼓起几分勇气,说道:“雁珍说在冷宫里看见了茹妃娘娘的鬼魂!”

    宣远帝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喝道:“这贱人竟然如此胡言乱语!”高青忙跪地谢罪,惶恐地说道:“此话乃是雁珍亲口所说,臣不敢有半句隐瞒,还请皇上明察!”

    茹妃便是北静王东方玄的生母,二十年前她因与人通奸而被打入冷宫,而后便被赐死,由两名太监将她活活绞死,为顾全皇家颜面,对外只说茹妃失德,畏罪自杀,死后灵位不但没有摆放在归元寺承继香火,连葬仪都仅只按了最低等的采女品阶来操办,可谓凄凉之极。年岁稍长的宫人都对茹妃之事缄口不言,他们都很清楚茹妃之所以落得如此凄惨下场的根本原因,虽然很多人都怀疑那温柔如水的茹妃不会做出如此背德之事,但迫于宣远帝的威严,没有人敢对此提出一丝异议。

    直到后来东方玄领兵出征,为郑国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宣远帝为笼络他的心,才将茹妃的灵位摆放在归元寺中享受香火。但纵然如此,茹妃灵位也仅仅只是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连小仪的位份都及不上,这么多年过去了,茹妃仍然没有自己的陵寝,其棺木只被安放在德妃之旁,仿佛只是个随葬的宫女。

    茹妃生前位例四妃之一,恩宠甚至盖过出身名德妃,在当时招了许多嫉恨,但她性情温柔,从不与人相争,诞下七皇子后更是安守本份,未像其他嫔妃一样争宠,对待下人更是宽和,因此在宫人颇受人称赞。自她被打入冷宫后,不止那些成天在她面前转悠、与她交好的嫔妃立即与她撇清关系,连宫人都是避之惟恐不及,就算有人不相信茹妃会做出那样的各,却也没有人敢为她申辩一句。

    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东方玄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已经足以盖过朝中任何一位将军,但宣远帝除了象征性的像茹妃的灵位摆放在归元寺外,再没有任何追封,可见他对茹妃怨恨至极,从未有片刻消减过。高青在宣远帝身边侍候了近十年,自然知道这件往事,他壮着胆子提起茹妃,一颗心早已提到嗓子眼上,但他奉旨调查雁珍之事,这话也确实是雁珍所说,他若有所隐瞒,更是等于犯了欺君之罪。

    “给朕查!继续往下查!”宣远帝脸色铁青,怒叫道,“查她如何去的冷宫!查她是受了何人指使!”

    “臣遵旨!”高青叩首应下,又道,“陛下,雁珍此时神智不清,胡言乱语,臣斗胆请旨,请一位御医前来先为雁珍诊治,待她恢复神智,再审问起来便要容易许多,求陛下恩准。”

    “你尽管去办便是,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朕只要真相,若办不到的话,便提头来见朕!”宣远帝气息急促,显然已愤怒到极致。若说他之前还尚能保持几分理智,但在听高青听到茹妃之后,这怒火便已灼烧了整个心头。他是这天下的帝王,有无数女子等着他去宠幸,只要他愿意,荣宠与败没都只在挥手之间,而茹妃之事就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污点,就算通过滴血认亲证明了东方玄的清白,这么多年来,他还是无法放开对东方玄的芥蒂。

    “臣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排忧解难。”高青恭敬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