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何处是尽头

素衣凝香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霸道王爷俏女官最新章节!

    古往今来,对于登至权利顶端的皇族来说,爱情形同虚设,而亲情,亦不过淡漠如水。幸者,相敬如宾,平安终老;不幸者,手足相残,血流成河。皇位的吸引力,足以叫任何一个人断情绝义,为满足对权利的渴望,宁可让尸横遍野。

    峥嵘想起了战火之下满目疮夷的蜀国,那不正也是宣远帝为了一已私欲而发动的战争吗?东方鸳的箭头指向的是东方平,同样指向了皇位,他眼中的杀机与恨意,就似这穿林而过的寒风,浸透每一缕空气,而他在离去时留下的那道目光,难道是因为……

    峥嵘心头骤然一沉。

    莫不是他已经发现了他们?

    进入围场之后,为了避开蓄意挑衅的东方明三人,峥嵘和楚南特意选了这条偏僻小路,当是闲步山林,只待酉时三刻到来,向宣远帝交差便是。虽然空手而回有损颜面,但颜面之事本就只在于人心,小不忍而乱大谋,取舍之间,楚南已有分辨,况且弓箭无眼,他亦不愿让峥嵘为自己涉险。

    他们行到此地,见到树林中那道骑在高头骏马上的墨色人影,便认出他是郑国三皇子东方鸳。峥嵘原想远远绕过他,躲避开去,但却在此时发现东方鸳的箭正指向远处正在狩猎的太子东方平,震惊之余,为免打草惊蛇,他们只得下马躲至暗处。

    箭在弦上,已到不得不发不机,东方鸳却在最后一刻悬崖勒马,绝不会是因为他顾念到兄弟之情。

    他未必是真想杀掉东方平,但是在那个时候,他确实已到了杀机。

    箭,或者只在虚张声势,而他的恨意,却深刻入骨。

    但是,纵然他没有动手,对太子举箭,已然是杀头的大罪,而这一切却被峥嵘和楚南尽数看在眼里,倘若他当真发现了他们的存在,为保自身,岂肯善罢甘休?

    峥嵘周身如坠冰窖,凉意透骨。

    “殿下,此事你我便当从未见过,万万不可再向第三个人说起。”

    “峥嵘,你是在担心……”争夺皇位之事,楚南并非没有耳闻过,正是为了避免发生手足相残之事,大蜀国主才立下太子须得入寺院静修至一十四岁方可回宫,一来是为了保证太子安然渡过幼年,二也是叫宫中其他皇子断了争位之心。

    “此事非同小可,见之便当不见,有之便当无有。”峥嵘神色凝重地说道。

    “倘若郑国内乱,于我蜀国岂不太有益处?”自以郑以来,以发生了这许多事,饶了清傲孤冷的楚南,也懂得了何为大局。

    峥嵘知道这种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但看着眼前少年仍稚气未脱的眼眸中流露出与年纪截然不同的深沉,峥嵘却忽然觉得心疼。那不落俗尘、遗世独立的七皇子楚南,终究在皇宫的争名逐利中消失了,他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稳重,更加懂得如何处理人情世故,然而,他却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跟在峥嵘身后戏蝶采花的楚南。

    峥嵘不知自己是该高兴,还是应该惋惜,她垂下如水明眸,轻叹一声,说道:“殿下,即便齐王有争位之心,如今也未到时候,我们只需静观其变,或许将来它会成为我们手中的一件利器,但,绝非此时。”

    楚南自是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从他离开蜀国算起,至今日已有半年时间,每每想起百废待举的家国,他难免心中焦急。过去因为有太子楚尧,他从不需要担心任何事,但是现在,他只能将这副重担挑在肩上,才是对蜀国百姓唯一的交待。

    “看刚才齐王的举动,我担心他已发现我们的行踪。”楚南皱眉说道。

    这也正是峥嵘心中最担忧的事,但此时她更不能叫楚南瞧出端倪,以免让他徒增烦忧,便说道:“殿下不必担心,齐王若是有勇无谋之人,方才便不会收箭离去,他隐藏多年,绝不会轻易暴露身份。我们现下要做的就是当它从未发生过,齐王不动,我们不动,保全自身才是最紧要的事。”

    楚南沉吟片刻,投向峥嵘的目光带了许多钦佩:“峥嵘,你与寻常女子当真不同,便是男子,也未必有你这般气度。”

    “殿下言重了,我至少还是忠勇王之女呢。”峥嵘笑着说道,借此打趣之语想打消掉楚南心头的忧虑。

    楚南展颜一笑,神情里轻快了许多:“希望真能如你所说。”

    “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先离开这里吧。”峥嵘担心东方鸳会去而复返。楚南点点头,两人沿着小路前行,路过先前东方平等人狩猎之地时,见到那滩醒目的血迹,峥嵘眼前浮现那只无助可怜的小梅花鹿,不由得叹息一声。

    弱肉强食,这个世界,本就是如此……

    “之前在永宁宫见到齐王时,倒是觉得他温和敦厚,与东方明一流大相径庭,却原来也是心机如此深沉之人。”楚南想起那日太子永宁宫设宴一事,那日他受东方明刁难,大有咄咄逼人之势,而东方鸳在席上几乎没有言语,只保持着那得体的微笑注视众人。楚南曾听宫人提过,众皇子中,唯有东方鸳最是逍遥,即不去结交朝堂重臣,也甚少到宫中走动,每日在王府里吟诗作对、抚琴弄弦,极是怡然自得。楚南曾经还羡慕过他能身居权利纷争之外,至少如此可无拘无束,却原来,一切都只是假象。

    “这种人恰巧是最可怕的,他能按兵不动这么多年,光这份耐心,已非常人能及。”峥嵘骑在马上,阳光透过枝桠洒在她清丽的脸颊,犹如银碗盛雪,不染纤尘。

    “若说起来,我还真有些佩服他。”只有在峥嵘面前,楚南才不会自称“本王”,因为在他心里,他与峥嵘是对等的,绝非君臣,更非主仆。此时,他侧目望向那缓行身旁的绝色佳人,只觉得这满枝头的阳光,都不及她的一频一笑来得明媚耀眼。

    峥嵘并未去注意他的视线,只微蹙了眉头,沉思道:“从齐王的举动来看,他必有谋反之心,他伪装这么多年,只是在等待一个最恰当的时机,但这个时机到底是什么呢……”

    这条小道远离主猎场,杂草丛生,地面积了厚厚一层落叶,似乎已有许久许久没有人迹踏至过,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雀跃欢叫,风声瑟瑟,除了层层叠叠望之不尽的树木外,天地间似乎只剩下这一双骑马缓步而行的少年与少女。斑驳光影晒在他们肩头,一个俊秀朗目,一个清丽绝俗,沿那迂回小道款款走来,便仿佛已是人世间最美的光景。

    楚南没有去听峥嵘在说什么,在那无数翻飞的落叶下,他望着她,目光似要融化冰雪般温暖,似拂过脸颊的春风般柔和,天地万物,皆已不见,眼中唯一能容下的,便是那一抹倾城姿容。

    倘若峥嵘微微抬眸,便能看见此刻楚南脸上无法掩藏的深情,但是襄王的梦,始终入不了神女之心,她此时的心绪,皆在齐王东方鸳身上。

    “殿下,齐王此人不得不防,往后我们在宫里要尽量避着他,莫要叫他起了疑心。”现在峥嵘只能希望东方鸳方才并未发现他们。

    楚南回过神,将目光收回来,神色微是一黯,问道:“峥嵘,你说这条路会有多长?”

    “再长的路,总会有走到尽头的一天。”峥嵘叹气说道。

    “只有向前走,才会有走到尽头的一天,倘若一直原地踏步或者回头后退,又岂会找到终点?”楚南问道。

    “殿下说得不错,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向前。”峥嵘望向蜿蜒在林中的小道说道。楚南勒住缰绳,马儿缓缓停下,几枚落叶打着转儿飘下,落在马鞍上,楚南伸手拈起一片放在掌心,低低问道:“那你的心呢,可还仍留在过去?”

    峥嵘愣了一愣,抓着缰绳的手不自觉收紧,清澈的双眸里浮起一层哀思。楚南把那枚落叶向峥嵘递去,说道:“峥嵘,你瞧这叶子虽然落了,等明年春暖花开,这枝头又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周而复始。峥嵘,过去的事你便让它像这片落叶一般随风而去吧,从今往后的路,我会陪你一直走下去。”

    那枚落叶躺在楚南的掌心,枯黄的颜色,脉络清晰,峥嵘看着它出神,不自觉伸出去拿。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要碰到叶片时,一阵寒风吹过,枯叶飘了起来,峥嵘的视线跟随望过去,但见林深道远,阳光斑驳,那枯叶落到地上,再也寻不到踪影。一抹涩苦的笑意,渐渐浮现在峥嵘眼底。

    并非她不愿意向前,只是,那个逝去的人,早已刻在她心底,深邃入骨。

    “殿下,这条路还很长,或许还充满了艰险,但是我们都会陪着你。”峥嵘只能佯装没有听懂楚南的话,她若懂了,他们之间便再也不能像现在这般相处。于峥嵘来说,楚南不止是蜀国未来的希望,她更视他为至亲之人,她珍惜这种感情,更不愿意去打破这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