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江上夜话

游牧书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红楼之公子昭昭最新章节!

    又在贾府住了半月有余,中秋一过,贾敏便带了儿女向贾母辞行。

    别过府中众人后,他们并未即刻启程回扬州。贾敏因有些琐事在贾府之中不便处置,故决定先回自家府邸休整一二,待安排妥当再整装出发。

    到了临行这日,三人早早的用完了早膳,看着丫鬟们锁了屋子,又留了原管事并几个奴仆继续看家,就带了其余人等上了马车,一齐往渡口驶去。

    登船在即,仆从们正把一箱箱行李往船上搬送。忽听得一阵马蹄嘶鸣,林昭从车窗外望去,只见一行数人踏马而来,为首的正是他心心念念的穆哥哥。

    他嗷的一声从马车里跳下,唬得一旁的贾敏又好气又好笑道:“你这不省心的猴儿,慢点儿!”

    话没说完林昭早已一溜烟地跑到了穆堇跟前。

    他一把抱住翻身下马的正主,睁着圆溜溜的大眼仰头,兴奋道:“堇哥哥,你怎么来啦!”

    穆堇远远地朝着马车方向点头示礼。

    他伸手摸了摸林昭的头,眼中不觉露出了笑意:“又高了点了。”又道:“才得了消息,知晓你要回扬州了。”

    “是啊。”林昭沮丧地低了头,“也不知道何时才能与堇哥哥再见了。”

    “也许用不了三年五载。”穆堇低声回道。

    正巧此时船上来了婆子回禀:东西俱已装好,请主子们登船罢。

    “什么?”林昭并未听清他堇哥哥的话。

    穆堇没有继续回答,只叮嘱道:“回了扬州,仍需保重身体,也不能贪玩,更不能同那等纨绔子弟学坏。”

    “嗯!”林昭点头保证,“堇哥哥在京城也要好好的,得了空就给我写信。”

    “知道了,去吧。”穆堇轻轻地推了推他的小肩膀。

    林昭依依不舍地同他道了别,一步三回头地上了船。待再往岸边望去,见穆堇仍在原地看着他。

    林昭朝着他挥了挥手,穆堇这才转身上马,与众随从绝尘而去。

    经历了一番长途跋涉,等众人回到扬州时,又是一年将尽了。

    回了林府,林昭不禁长舒了一口气,怪不得有俗语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真是话糙理不糙。任他国公府再怎么“白玉为堂金作马”,在里头住着也比不得在自己家里来的自在舒畅。

    再说自己府里原也不是什么狗窝,如今扬州的府邸可是按着姑苏老宅来布置的。要知道,林家在姑苏的祖宅那可是经历了几代侯爷的精雕细琢,无数次的修缮改良才得出的精品,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林家先人的心血。姑苏林府中所体现出来的——“雨惊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的古典雅致,可不是俗气的金银能堆砌出来的。

    抱着软枕,林昭才惬意地歇了半日觉,忽有丫鬟进屋来报:“大姐儿病了。”

    他匆忙起身赶至黛玉屋里,只见顾郎中已听完了脉,黛玉的大丫鬟雪雁正把床幔重新垂了掖紧。

    贾敏见他来了便搂了他,与顾郎中一起去了外间,她焦急地问道:“如何?”

    “夫人放心,只是胎里的不足之症,如今因两地奔波,一时疲累才发了出来。待我开了药,喝上几副就好了。”

    “真没别的原因?”这小的刚好,大的又倒下了,贾敏心中难免忧急交加,当下不由得想起一桩事来。

    原来林昭刚出生那会,黛玉也常常生病,直到她三岁上有个癞头和尚上门化缘,说要化了她去一道出家才出现转机。

    当时全府上下都以为来的是个疯和尚。黛玉即便是个姑娘,那也是他们夫妻盼了多年才得来的,从小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娇滴滴地养到了这么大,出个门都怕给拍花的抱走,又哪里舍得她去当什么姑子去。

    谁知见他们不肯,这和尚又念,若想府上大姑娘病好,一是她自个儿不能哭,二是除了父母至亲,就是外亲也一概不能相见,如此才能平安过了这一生。

    这和尚的言行虽怪诞,言语中却又似乎暗含着某种深意。因着他的批命与小女有关,他们夫妇二人也不敢得罪他,只让人送了些吃食银子给他,恭敬地把人请走了。谁知第二日黛玉就好了,往后虽仍体弱,却再也没有大病过。

    此番黛玉再次病倒,竟合了当初那癞头和尚的一番话,不由令贾敏悚然而惊。

    若是此时林昭知晓贾敏心中所想,定会为她的颖悟绝伦所折服。如此洞察力,实乃对的起老国公给她起的这个“敏”字。

    “若只寻医问药,确是如此。在下并没发现有其他异样之处。”顾郎中抚着他的美须又仔细想了想。

    “如此,谢过顾郎中了。”

    若真是与那等玄而又玄之事有关,依着那和尚的意思,外亲一概不得相见,黛玉竟与宝玉注定无缘了?可母亲那……

    之前虽对贾母提及的结亲之事已有犹疑,但在她看来,母亲的这个主意仍有可取之处。若将来宝玉能科举入仕,顶门立户,脱了这王夫人的辖制,也未必不可把黛玉许配于他。

    心思百转间,贾敏又多添了一处烦忧。

    数日后,黛玉在众人精心照料下逐渐康复。

    谁知她刚好,又换了贾敏病倒了。黛玉林昭姐弟两个日日去贾敏床前侍疾,盼母痊愈。

    可又因临近年关,府上诸事与日俱增。林如海忙于公务,黛玉林昭年幼,林府上下除贾敏外再无一主事之人。贾敏只能强撑着病体起来主持,好不容易待年过去,才得好生将养。陆陆续续又过了几月,才逐渐好全。

    待贾敏病体痊愈,林如海便给林昭重新找了位西席,黛玉因年纪渐长,不便再与外男接触,就在内院跟着贾敏学管家事宜。

    春去秋来,一晃两年过去了。

    二月二,龙抬头。京城来旨,升巡盐御史林如海为从二品户部左侍郎,着即日进京任职。

    因林如海明为巡盐御史,暗为圣人在江南的耳目,素日里就有上达天听之权。日前与京城奏本往来时,林如海已有所预感。故此次升迁,阖府并无忙乱,各类物品在贾敏黛玉母女两的指挥下被一一整理、打包装箱。

    与江南诸地的世交好友告别后,林府上下数船齐发,浩浩荡荡地再次入京。

    这日夜里,林如海约了林昭的西席冯先生于船室内手谈一局。黑白二子往来间,两人随意聊了起来。

    “看来京中不甚太平啊。”冯先生冯庚慢悠悠地放下了黑子。

    林如海紧跟着放了颗白子:“底下诸子年岁渐长,这老大老二不使使力,怎能让老父瞧见他们?”

    “可使力太过,又徒招老父厌烦。”冯庚又稳稳落下一子。

    “老父也难啊,手心手背俱是肉。”林如海观着棋局略作思索,白子跟着落下。

    冯庚笑:“在这等泼天的富贵面前,什么肉割不得?”

    “狗肉。”林如海放下最后的关键一子,霎那间只见白子连成一片,已然成势。黑子落败无疑。

    这老狐狸,冯庚心中笑骂了声,原来早就布下了局等他入瓮了。他随手扔了手中的黑子,道:“会咬人的狗不叫?”

    林如海笑道:“正是。”

    一旁的林泛眼观鼻鼻观心地听了两人打了半日哑谜,见此局已了,立刻上前收拾了,完了又重新立回了原处。

    这林府有内外二总管,内为林泛,外为林舟,泛舟二人为亲兄弟。若说林舟与林如海一同长大情同手足,那林泛便是看着二人长大的,于林如海来说,更添了一层亲近之情,为其心腹中的心腹。故说起这等隐秘之话时,只让他在旁侍候。

    两人又重摆了一局。

    “昭儿近日可有顽皮?”林如海问。

    冯庚斜了林如海一眼:“又来刺我不是?昭儿何时有顽皮过。若我养了这么个好孩子,就是皮实些又如何。”

    林如海哭笑不得:“你若想,何愁没有姑娘嫁与你。待回了京,同你家老太太一说,保管她乐得给你找十八/九个来。”

    “哎。”冯庚黯然叹息:“你又不是不知,何必去白白地糟蹋了人家姑娘。”沉默半晌,又道:“我这一生,也就对不起老母了。”

    林如海不忍,对着老友劝道:“让昭儿认你做了义父也是一样的,临了保管让你风光的走。”

    “那感情好。”冯庚见心愿达成,也不作出悲状了,直接丢了棋子就要去寻了林昭来。

    “老家伙,输了就输了,还想跑。”林如海笑他:“黑灯瞎火的急什么,到了京城可要好好的办一场才能让昭儿改口,不然岂不是便宜了你。”

    冯庚见林如海识破,也就顺势坐了下来。心下十分感动,允他到了京城大办,就是要坐实了林昭为他义子的身份。若林昭日后不能为他养老送终,必将受到世俗的指责、前程不保。不由得心生感慨:得此老友,真是人生大幸啊!开口承诺道:“定不会亏待了昭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