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忠良饲狼

冷泡茶加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张飞说不出多么高深的话,但他总觉得

    名将不应该是这样死的。

    要么如在怛罗斯这样的国战中力战而亡。

    要么如冠军侯一般被天争命,炫亮璀璨。

    但总之不应该是这般临阵待敌,却被宦官谗杀于疆场。

    “这玄宗皇帝也太心急了,生怕这潼关守军赢了还是怎地”

    张飞在一旁嘟嘟囔囔的碎碎念。

    刘备瞥了一眼,随口道

    “兴许是这玄宗皇帝老了。”

    刘备这么说,孔明也回忆了起来

    “此前曾有言,计较古往今来天子居位时间长短,刘禅在位四十一年,位八。玄宗尤甚,位七。”

    “且王忠嗣幼年入宫时玄宗已然登位,谗死时玄宗在位已三十余年”

    “那安史之乱时即便往少了算,也有六十岁。”

    “那俺倒是懂了。”

    张飞搁那儿碎碎念

    “就如大哥一怒怒出来夷陵火一般。”

    “玄宗一怒,自斩大唐三刀。”

    刘备还在沉思呢,骤然听到此言,没好气道

    “都说了我那是一赌只是赌输了。”

    “玄宗不过是听谗言报私怨,不可同语。”

    刘备心里对于玄宗的心情可谓是十成十的复杂。

    虽然他后来也称昭烈帝吧,但帝王和帝王,说实话也是亦有差距

    也因而刘备心里还掺杂着一种对于玄宗败家行为的痛心

    彼之敝履,吾之珍宝。

    而法正对此都不在意,只想看乐子

    “快快快,这玄宗亲征都说了几回了”

    “让我等好好看看大唐皇帝如何亲征”

    玄宗的亲征就像老板画大饼充饥,曹操的望梅止渴,只是一种激励士气的手段,真信了你就输了。

    不过潼关聚兵十万,此时两个主将都被玄宗一刀砍了,情况多多少少有点尴尬。

    毕竟玄宗不可能在长安遥控潼关兵马,还是需要有一个背锅啊不,管事儿的。

    封常清是从安西回来述职,一腔忠心撞上的。

    高仙芝是退职回长安当官,不得已必须上的。

    而看到玄宗打算给潼关选一个新主帅,满朝文武全都压低了脑袋,生怕一个不好点中自己。

    关键时刻有人进言那河西节度使凉国公哥舒翰不就在长安吗

    于是群臣如蒙大赦,争相历数哥舒翰战绩,而玄宗也很快对哥舒翰发出了诏令。

    那么哥舒翰为啥此时在长安

    王忠嗣被谗杀后,哥舒翰暂代河西节度使。

    面对玄宗对于石堡城的执念,他发挥了“结呆寨打硬仗”理念,在附近造应龙城,慢慢蚕食,最终攻克石堡城,从而转正。

    随后哥舒翰以河西节度使之职,连克吐蕃数城,占领黄河九曲,成功再次扩大了唐朝版图,一时间哥舒翰也意气风发,不过很快命运的转折来了。

    哥舒翰称得上名将,但私生活上贪财、酗酒、纵欲三个全占。

    755年年初,哥舒翰巡视恒州,天气寒冷所以在这里洗了个热水澡,结果中风了,身体暂时瘫痪,被送往长安养病。

    从私生活上来看,哥舒翰应该也是高血压患者,严寒天气会让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而如果骤然洗热水澡,体表毛细血管飞速扩张,血液会大量涌入体内。

    而此时脑动脉的温度还没上来,依然是收缩状态,大量涌入的血液要么直接撑爆脑细血管,出血性中风;要么就是血管梗塞引发脑缺血,缺血性中风。

    哥舒翰好点,应该是后者,还有得救。

    送到长安之后过了半年,哥舒翰身体慢慢恢复了,本来都要打算请命回去上任了。

    没想到的是,安史之乱爆发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被砍了,玄宗的诏书送到他手里了。

    心中鄙视了只说不干的玄宗一通,李世民立即将目光转到了孙思邈身上。

    药王倒也不意外,毕竟若光幕所说不错的话,同患头风病,也当是会怕如这般的。

    思忖了一下,孙思邈首先点点头

    “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引动肝风,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头风之疾自起,或便是后世所言之高血压。”

    “这哥舒翰将军颇符素问的寒独留,则血凝位,凝则脉不通症状。”

    “倒是后世之说法甚是新奇,血管应是说经络,这毛细血管之说”

    孙思邈伸出手舒展了一下,看着手背沉思,毛细经络

    另一边李世民则更关心另一方面

    “那这沐浴”

    他可不想自己哪天不能动弹被内侍们从浴桶里抱出来,实在难以接受。

    孙思邈颇不以为然

    “陛下何忧长安冬天亦少寒,且陛下沐浴定有炭盆取暖,只要勿寒体浴热水、热体浴寒水,自无忧也。”

    说完孙思邈还交代道

    “且陛下还需谨记,忌口忌怒,引动肝风则头风之疾愈重。”

    说着孙思邈还盯了一眼地上,那里有个被李世民喝完葡萄酒所掷的杯子。

    李世民打了个哈哈,忌口什么的稍稍有点难,忌怒嘛

    瞥了眼光幕,李世民感觉至少今天应该不会了。

    已经暂时心死,就算这哥舒翰再次被赐死

    李世民略略攥紧拳头,那也只能夸一声不愧是自己的好儿孙。

    成都府衙中,张神医也在提笔记下,边写边凝神思考。

    既惊奇于后世的医学认知,又惊讶于后世这中风之说。

    旁边孔明凑过来笑道

    “张神医,那伤寒论何日交予我也好早日印刷,造福天下。”

    张仲景右手写字,左手捋须思考,同时嘴上应付道“就快好了。”

    孔明大笑“去岁时神医就说快好了,年末亦说快好了,如今亦再复言。”

    “莫非观后世医学之只言片语,又有新感悟乎”

    张仲景毫不避讳点点头,并叹

    “五脏图已有拨云见雾之感,岂止只言片语”

    孔明摇头也不催促,只是看着张仲景记述想法,脑中有个琢磨已久的想法一直在翻腾。

    内经有肠胃、经筋、骨度、脉度数篇,这些篇章条理清楚,自是不可能用神鬼手段完成对人体的描述。

    王莽时剖死囚之尸,竹筳导脉,度量五脏,以求治病。

    而如今有造纸有印刷,若要再求医学之精进,或该再启剖体辨病之举

    哥舒翰面对玄宗的征召,抵死不受。

    毕竟封、高二人的脑袋还在潼关城上挂着呢,他又不傻。

    双方经过了好一顿拉扯,最终杨国忠这个哥舒翰的大金主亲自上门,晓之以情动之以财,方才劝动。

    但哥舒翰也是有条件的要我出征的话可以,但潼关之事我要一人独断。

    当时长安已经实在无人可用,于是玄宗就捏着鼻子同意了。

    但哥舒翰到任上之后又给玄宗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陛下啊,我想杀个人。

    杀谁安思顺。

    746年时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两镇节度的时候,王忠嗣擢升安思顺为大斗军使,并擢哥舒翰为安思顺副使。

    安思顺是昭武九姓人,为人克己奉公;哥舒翰是突厥人,为人纵情声色。

    不管哪方面讲,两人都不对付,所以矛盾一直延续了十年之久。

    安禄山反叛后,因为安思顺此前一直举报这个便宜弟弟,所以免去一死,被征入长安。

    哥舒翰很不满意,于是很直白的上奏想要安思顺死。

    玄宗此时也不敢多说什么,安排人伪造了一封安思顺写给安禄山的密信,且安排了一个信使刚好在潼关被人抓获。

    “人赃俱获”,哥舒翰上奏痛陈安思顺七大罪,玄宗也不磨叽,下令将安思顺和安元贞赐死,家属流放岭南。

    如此情况下,哥舒翰终于老老实实干活,集结了从河西陇右两镇调回的八万唐军,配合着此前封常清高仙芝征召的十万禁军,与潼关外的十万叛军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僵持。

    而在安禄山领叛军在潼关下面和哥舒翰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整个河北可谓是风起云涌。

    安禄山在叛乱之初领大军南下,河北大唐官员看在十万兵马的份儿上暂时性投降。

    等到安禄山走远之后,就立马拆了安禄山的旗子,重新插回了大唐的旗帜

    爷们儿起义了

    河北义军在巅峰时达到了接近二十万人的规模,而他们推举出来的反安唐军盟主,咱们大伙也都很熟悉

    河北有忠良,其名,颜真卿。

    “倒是一出好戏。”

    李世民淡淡评价。

    既然玄宗做出什么事情都不奇怪了,那他似乎也没什么动气的必要了。

    毕竟前面做的事情已经够离谱了,如今即使是以忠臣饲饿狼,也好不惊讶。

    确实是这个子孙能做出来的事情。

    就是不知道这个子孙被哥舒翰威胁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如此简单的就杀了封高二人

    “不过这玄宗进退失据,宰相无德无才,这哥舒翰此举,亦无异于与虎谋皮罢了。”

    李世民面色淡然,略微思考公允评价道。

    毕竟这匹饿狼既然被喂饱了,就理应去撕咬敌人。

    若是没有建树,那已经连杀封、高、安三忠臣的玄宗,定然也不会介意潼关角楼上再挂一颗头颅。

    摇摇头,李世民脸上反而泛起了笑意

    “这河北义士民心,才是大唐。”

    本章完